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山河披绿 百姓致富——我省构筑沿黄生态屏障见闻

2023年11月27日 09:10:33 | 来源:山西日报
|

图片

  滔滔黄河水,由偏关县老牛湾入境,至垣曲县马蹄窝出境,流经我省4市19县(市),用约965公里的澎湃,碰撞出属于山西的精彩火花。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因地制宜推进沿黄流域生态建设,全力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大文章。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沿黄19县(市)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由53.8%提高到56%;“十四五”以来,沿黄19县(市)率先实现基本绿化。

  在“治”上下功夫  
  ——多措并举、协同治理,重点区域治理成效明显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站在永和县梯田观景台上举目望去,田野里黄绿相间,色彩斑斓。

  永和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境内山峦起伏,梁峁层叠,沟壑纵横交错。从2010年起,当地在芝河源头的高山上开始了“坡改梯田”工程,并探索出了坡耕地改造、坝滩联治、经济林栽植、荒山造林、设施改善“五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让山川焕颜,水土重生。目前,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6.5%;年流失泥沙量比治理前减少48.7%以上,年可减少泥沙流失量88.3万吨。

  村民们高兴地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锁”住了这里的山和水,生态变好了,致富路宽了!

  作为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我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0.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9%。治理中,一方面,我省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扎实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探索适宜山西特色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沟道建设淤地坝、治滩整地,荒山荒坡植树种草等方式,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合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俯瞰石楼县板桥村,层层梯田错落有致,风景如画。

  石楼属黄土高原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境内大小沟道就有5700余条,73%的国土面积水土流失严重,67%的土地是25度以上的陡坡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治理水土流失,筑起生态屏障。近年来,当地大力实施“坡改梯”综合整治,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将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打造为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地”,丰润了山川颜色,改变了群众生活。目前,全县治理沟壑100多条,绿化荒山1.1万亩,新增耕地1.2万亩。

  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起源于黄河岸边的河曲县。

  地处晋西北黄河东岸、晋陕蒙三省交界之处,河曲县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面对实情,河曲人民不等不靠,70多年来坚持不懈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2000年后,坚持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把坡改梯、造林种草、生态修复和沟道坝系及小型水保工程等建设结合起来,有效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目前,全县共治理坡耕地19.9万亩,建设淤地坝1426个,水土保持率达65%,森林覆盖率达24.8%。

     在“绿”上求突破  
  ——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程,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前往偏关县乾坤湾,一路上,蓝天白云朵朵,梯田层层叠叠,坡上草木莽莽,山下黄河滔滔。

  偏关县是黄河入晋第一县,自北向南流经县境32公里,常年风大沙多,是生态极度脆弱的区域。从上世纪70年代起,偏关人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梁峁山峦间接力种树。几十年下来,全县林地面积增加到146万亩,森林覆盖率7.8%,绿化率达40%,硬是把穷山恶水变为青山绿水。

  根据规划,未来几年,当地将围绕筑牢黄河流域生态防护屏障,在黄河、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建设10万亩生态绿化带。同时,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培育12万亩沙棘、2.5万亩仁用杏干果经济林和45万亩的柠条生物质能源3个农民增收基地。

  从晋北干旱少雨的风沙地带,到水土流失严重的吕梁山区,近年来,我省沿黄市县坚持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经济林提质增效、湿地修复等一批重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让昔日的荒山荒坡逐渐披上“绿装”。截至2021年底,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达到22.16%,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6个百分点,由生态脆弱区变为重要生态屏障。

  晋陕大峡谷东岸,红蓝黄三色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宛若一条彩带,穿越在吕梁山和黄河水间。

  黄河兴县段,油松、黄栌等色彩缤纷的树种,与山、水、岸、公路交相辉映,形成集“绿化、美化、彩化、财化、文化”于一体的立体绿化景观走廊。近年来,当地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实施了沿黄公路通道绿化、蔚汾河生态治理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绘就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沿黄而下,一路美景尽收眼底。

  吉县因“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而闻名于世,因“鲜艳浓红、香脆甜爽”的优质苹果而享誉全国。

  近年来,吉县围绕“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促民增收”主线,依托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工程、三北防护林、新一轮退耕还林、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项目、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等重点工程,完成荒山造林9.34万亩。

  东部油松防护林、南部刺槐防护林、中部水果经济林、西部干果经济林……从“光秃秃”到“绿油油”,把黄河沿岸变绿,吉县人的梦想正一步步实现。截至2022年底,全县林地面积117.34万亩,森林覆盖率43.96%。

  在“富”上做文章  
  ——以重点项目、特色产业为抓手,拓宽兴农强农之路  
 

  行走黄河岸边,苹果、核桃、花椒等一批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释放出强劲的富农强农带农效应。

  乡宁县位于吕梁山南端,黄河中游。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应,既改变了生态面貌,又发展了特色产业。

  驮涧村位于枣岭乡河谷地带,紧邻黄河,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自然风光。近年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增收之路。

  “我们村现在发展越来越好了,在家门口就可打工,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一年下来接近4万块钱,不出门就能赚到钱。”说起村里的变化,54岁的村民马旺德喜笑颜开。

  生态兴则产业兴。实践中,我省把生态综合治理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借助坝滩联治、坡改梯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恢复了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

  山峦秋色渐浓,田野五谷飘香。走进黄河岸边的芮城县风陵渡镇,随处可见晾晒的花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气。据了解,风陵渡镇已经成为芮城县花椒核心产区,种植面积6.7万亩,占到全县一半以上。

  在绿中富,在富中绿。依托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芮城县加快建设花椒基地。目前,全县花椒年产干椒6800多吨,产值约3.74亿元,正在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山青了,水绿了,村民们也吃上了“生态饭”。在黄河沿线,农家乐、采摘、文化演绎等业态多点开花,带动流域内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临县碛口镇是著名的黄河古码头。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碛口古镇迎来新生。据悉,3万多人的碛口有各类民俗客栈、农家乐40余家,旅游饭店60余家,旅游商品经营户120余家等,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

  夜幕降临,数束灯光映照着河畔的山庄,攒动的人影和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国庆期间,大型实景剧《如梦碛口》场场爆满。村民李探恩之前在外打工,2020年《如梦碛口》开演后,他来到剧场做场务工作,每年有近5万元的收入。

责编 王一凡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