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进博,保安全,上海全面提升对人流密集区域安全管理

2021年10月28日 15:40:03 | 来源:央视网
|

记者从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获悉,第四届进博会召开在即,上海消防全面提升对人流密集区域安全管理,尤其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及城市轨道交通。

创新实践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上海模式”

按照2020年底统计,上海市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有178家。很多还是地标性建筑,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的商业载体,多数集购物、住宿、展览、餐饮、文娱、交通枢纽等功能于一体,其特点决定了必须将其作为火灾防控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重点。

10月27日,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在普陀区环球港召开全市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现场会。普陀环球港以商户管理“精细化”、隐患处置“流程化”、教育培训“多样化”、应急处置“精准化”、物联管控“智能化”,为全市率先贡献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同时,浦东国金中心、虹口白玉兰广场、闵行百联南方、青浦万达茂也结合自身实际作了积极探索,做法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总结起来有“七个方面”:一是打造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按照“1+2+N”等管理模式设立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团队和划分管理网格,结合单位实际逐级逐岗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逐项修订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二是落实消防经费专项保障。建立了消防安全经费保障机制,设施设备维保、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评估等专款专用;三是推行风险辨识管控机制。根据不同业态、不同部位,分类开展火灾风险辨识,全面推行“风险自评、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四是严格“三关一闭”夜间管理。在商铺自检自查的基础上,商场运用各种手段掌握商铺断水断电断气实时状况;五是精准员工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员工分类分级消防安全培训演练,对新进员工、商户员工、装修施工人员、特殊工作人员精准进行专场专训;六是建强自防自救处置力量。根据自身体量特点,升级“一站多点”的布防模式,配足配齐人员装备,确保初期火灾早发现、快处置;七是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研发智能化系统平台,全天候监测建筑消防设施、重点场所部位,辅助日常巡检、装修改造、维修保养,提升消防安全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除上述外,最关键的还是各示范单位将消防安全管理全流程融入了企业日常管理经营,将责任压实到企业各层级管理体系中,确保了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目前,消防部门已经清单化制定了《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达标建设标准》,明确4大类、17项、110条达标建设细则,确保后期统一检查尺度、验收标准,逐条抓好贯彻执行。

上海推行轨交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守护规模世界第一路网

轨道交通已成为上海超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记者从上海市消防部门了解到,目前上海已经实行轨道交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上海轨道交通已投运站点460座,运营线路总长度772公里,路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上海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1000万余人次,单日最高客运量达到1300万余人次。

如此庞大的体量规模,必然给轨道交通消防安全带来考验和压力。一旦出现重大、特大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事故影响都难以估量。

为此,上海以消防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为突破口,探索建立适应超大规模网络运营管理的精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的轨道交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轨道交通区域消防管理水平。

据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轨交支队长何文斌介绍,“三联机制”是上海推行轨道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任务。

一是建立信息联通机制。各方要建立区域联络小组,明确联系方式,及时互通信息,在对连通口、风井口及周边进行施工作业、业态调整、通道封闭以及举办活动前,要相互报备,并开展风险评估。同时,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综合考虑连通单位需求,增加监控点位,实现远程互联互通。

二是建立火灾联防机制。各方要明确管理边界,细化边界内的管理事项、标准和要求。

三是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各方要针对性编制预案,共同协助、应援车站开展应急处置。(总台记者 徐鸣佳)

来源 央视网

责编 徐雪芳

  

热点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