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大红灯笼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这几天,在素有“灯笼生产专业村”之称的稷山县杨赵村,村民们忙着制作加工大红灯笼。除了传统的红灯笼,村民们不断提升技艺,丰富产品种类,让传统灯笼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管小兰从事灯笼制作已经19年了,每年她家的灯笼销量都在30万对以上。这两年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她积极探索推陈出新,新加工出铁口灯,色彩鲜明、造型精致,简单便捷,市场反响良好。
稷山县杨赵村灯笼加工户 管小兰
我手上拿的这个就是铁口灯,你看它的座子是铁皮做的,比普通灯塑料座能结实一点,再一个就是它挂成串特别好看。这种灯现在主要销往西安,西安的古城墙上都是挂的这种灯,它挂成串以后很好看年味也很浓。
为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杨赵村的灯笼加工户们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推出了高端的仿羊皮宫灯。
稷山县杨赵村奇崛灯笼加工厂负责人 管志鹏
通过我们这几年在外销售灯笼的经验,发现高端灯笼的市场还是不错的,于是我们去外地专门学习了制作方法,然后引进到咱们村进行加工制作。目前运城、临汾、西安等地的好多客户都来咱这看货、订货了,销量还是不错的。
外地客商 柴丽丽
一年下来的话销量也就是四五万对以上吧。因为咱这边灯笼物美价廉,质量也是比较好,一年一年的花样也是挺多的。
稷山县杨赵村的灯笼制作历史悠久,曾作为宫廷灯笼进贡朝廷。从上世纪90年代由硬灯笼转变为可折叠的软灯笼,用途也由单纯的照明发展为可供观赏的文化灯笼。目前村里有1000多人常年从事灯笼制作,每年产量都在1600万只以上,产品远销到全国各大城市。这些大红灯笼为人们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时,也给杨赵村的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编辑:王一凡 责编:李英)